唱汉剧、说汉谣……这些学校开展“方言文化进校园”有特色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6月28日,“方言润童心,传承有新声”之“江汉区优秀方言文化进校园”展示活动在江汉区武汉关小学举行。唱汉剧、打快板、说汉谣……孩子们用各种形式展示武汉方言韵味,秀出方言文化进校园成果。

唱汉剧、说汉谣……这些学校开展“方言文化进校园”有特色

展示活动现场。记者刘嘉 摄

这场展示活动由江汉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江汉区教育局联合方言文化传承教育推进成果显著代表学校共同举办。当天,武汉关小学的操场上,各校摆开展台,向师生、嘉宾介绍各自方言文化教育特色。汉剧头饰服装、湖北大鼓、武汉话折扇、汉绣作品……展台上,师生作品琳琅满目,“小讲解员”们向大家一一介绍,普及方言知识。

唱汉剧、说汉谣……这些学校开展“方言文化进校园”有特色

展示活动现场。记者刘嘉 摄

活动现场,江汉区北湖幼儿园师生登上舞台,带来了汉剧表演《柜中缘》。孩子们身着汉剧行头,画着脸谱,汉腔汉韵把大家都“萌化了”。武汉关小学师生《汉谣、汉腔、武汉伢》生动地展示了汉腔汉调的独特魅力,也让大家感受到了“武汉关、武汉话、武汉人”的校园文化。汉口辅仁小学的同学们在情景剧《百年芳华百里香》中创新加入“武汉话快板”,让传统曲艺和方言融合,给现场观众带来别样视听享受。华中里小学的学生小乐队登台演奏,孩子们用武汉话唱出校歌,表达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感情。长港路小学“荆楚鼓韵”社团学生带来的《唱支山歌给党听》,将湖北小曲和湖北大鼓结合,用汉腔楚韵歌颂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武汉关小学的方言短剧《祖国有我》,以施洋烈士为原型,故居“小讲解员”向新同学介绍施洋烈士为线索,让孩子们与革命先辈“隔空对话”。

唱汉剧、说汉谣……这些学校开展“方言文化进校园”有特色唱汉剧、说汉谣……这些学校开展“方言文化进校园”有特色

展示活动现场。记者刘嘉 摄

“保护和传承方言文化,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武汉关小学校长杨玲介绍,近年来,该校开发了武汉童谣、汉剧、汉绣等系列校本教材,邀请专业汉剧老师走进校园,各学科融合普及武汉方言文化,每年还会举行校园方言文化艺术,让孩子们全方面感受方言之美。

唱汉剧、说汉谣……这些学校开展“方言文化进校园”有特色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方言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是地域文化的血肉,承载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江汉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该区将持续推进优秀方言文化进校园,延续文化基因,在弘扬传承优秀地域方言文化之路上前行。

唱汉剧、说汉谣……这些学校开展“方言文化进校园”有特色

5所学校、幼儿园获“‘优秀方言文化进校园’示范校”称号。记者刘嘉 摄

活动中,江汉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江汉区教育局,授予武汉关小学、汉口辅仁小学、华中里小学、长港路小学、北湖幼儿园“‘优秀方言文化进校园’示范校”称号。

(长江日报记者刘嘉 实习生李思睿 通讯员陈诗灵)

【编辑:邓腊秀】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