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种读书笔记方法,让你的阅读更高级

不知道是否很多人和我一样,刚开始阅读并不做笔记。或者做笔记只是勾画、摘抄,处于最无用的笔记阶段。

这种方式带来了什么?无法对一本书有印象,难以联结知识,并进行有效输出。

可能连吹牛,都显得力不从心。

每当再次看到曾阅读过的这本书时,脑海中就只剩下了“麻团”。

于是,怎样做出一个相对满意的读书笔记,让阅读更高级成为了持续阅读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这3种读书笔记方法,让你的阅读更高级

我知道,网络上有很多读书笔记模板,但拿来使用,你就会发现,多少有点“鞋不对脚”的感受。

我们拿起每一本书的目的并不相同,个人认知以及对书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

这决定了读书笔记需要保持灵活与适配。

即自己的阅读节奏和习惯来优化,不断建立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因为适合才能得心应手。

那么,做读书笔记的核心思维是什么?

其实不是我们如何去理解这本书,而是我们渴望在这本书中得到什么?你需要在动手做笔记之前,弄清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一般来说,我们会在两种情况下阅读一本书:

1)随缘。

可能在逛书店、翻阅电子书单时,会因为某本书的封面、宣传语或者作者的名气而选择一本书,也或者看某位博主的书单分享而选择。

总之,是在不知情的状况下产生了阅读本书的想法。

2)带有明确目的。

这往往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想深层次研读某个知识,验证自己的思考,为自己当前的困境寻找出口。因此,打开书籍的同时已有相应的了解。

这3种读书笔记方法,让你的阅读更高级

那么读书笔记可以结合这两种情况展开:

一、随缘性笔记

依靠自身自觉和积累的知识经验做驱动,借助书名、宣传语等信息产生基本疑问,你想要从书中了解什么内容。

紧接着,认真阅读目录、引言和序。综合这些信息,对自己的读书笔记形成概括性的方向和架构。

最后,阅读中收集相应的信息到笔记框架中,标记自认为重要的部分。并相应记录阅读中产生的疑问,在书中通过理解解答。

二、目的性笔记

基于了解且带有目的的阅读,可以记录引发共情和额外思考的部分。

这一类型的阅读并不要我们完全吃透一本书,只是借助笔记来解答某一类问题,对想要了解的主题形成更深层次的认识。

这里的笔记思维是:只记满足当下需求的,对我们有用的部分。

这3种读书笔记方法,让你的阅读更高级

三、延伸笔记

我们都知道,阅读连接着写作,如今,写作者需要大量的阅读和素材来支持写作。

读书笔记还承担着输出的作用。

以杂文、小说等书籍为例,按照它们的语言特征,可以做出更实用的读书笔记。

其实杂文和小说在阅读中具备极大乐趣,保持轻松的阅读体验时,可以多关注书中让我们思考和停留的部分。

比如作者针对社会现象所表达的犀利观念、深刻的思考;精彩的人物心理描写、景物描写等。将其形成标签式的素材笔记,像我们学生时代一样整理,提升文笔,在输出时得以应用。

我想阅读是获取信息最高效的方式之一,而优质的读书笔记则能够让我们获得更高层次的思考,提升阅读效率,为写作而服务。

这也决定了我们需要不断地结合阅读来优化自己的笔记体系,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类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