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申论贯彻执行题脱下“狼的外套”答出好成绩

事业单位申论贯彻执行题脱下“狼的外套” 答出好成绩

事业单位考试路上需要各位小伙伴越过“重重关卡”——贯彻执行就是其中的典型。难点在于格式的把握。但实际上贯彻执行题很温和,并不能让考生吓破胆、分丢尽,所以我们要学习怎样在“狼”前答出较高的分数。

众所周知,贯彻执行题目一般都有“格式正确”这一要求。对于贯彻执行的格式,广大考生都会觉得记不住,不会灵活应变文种格式。其实贯彻执行的格式一般包括五个要素:标题、发文单位、正文、发文机关和发文日期。在书写具体格式时,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其在答题纸上呈现的格式,同时还需要把握具体的书写方法。

标题在形式上的要求为写作时居中呈现、内容上要求体现主题,一般书写方法为“关于+发文事由+文种”的形式,例如:关于向王浩同志学习的通知。

发文对象即称谓,格式上要求以顶格加冒号的形式呈现。例如:“各单位: ”。主要通过题干中对方的身份进行自拟,只要符合文种和材料内容即可。

正文一般分为开头 、主体、结尾三个部分,在作答过程中需要进行分段书写,以呈现完整作答逻辑,主体按照题干要求的作答对象呈现即可。

发文单位即写文章的单位或个人,形式上要求写在正文的右下角。发文日期写在发文单位的下面一行,也是右下角。

这种格式的呈现即通用格式,所以当题目要求“格式正确”时,考生通常可以用这一招——“ 通用格式”去应对“格式正确”的作答要求。当然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文种都需要使用完整格式,对于常考的特殊文种还应牢记写作格式。

因此,申论贯彻执行题目并不难,难的是做题不认真仔细。如果各位考生能够仔细审题并掌握作答格式方法,那么贯彻执行题目也就迎刃而解了。

返回
顶部